“我一時心存僥幸,裝罐車時未及時上篦子、掛地線,未按規程操作,大家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我也會積極改正……”3月18日,在神木分公司水煤漿廠班前會上,安全“薄弱人物”的典型案例“活教材”,給大家上了一堂現場版的警示教育課。一季度以來,水煤漿廠下移安全管理重心,不斷強化安全“薄弱人”管控,多點發力齊心為安全“薄弱人”系好“安全帶”,確保廠區安全生產。
常念思想“緊箍咒”
今年以來,該廠建立了安全“薄弱人”“排查—幫教—跟蹤—解除”四步閉合程序,當班班長對本班出勤人員進行細致排查,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班前安全教育、安全囑咐、確定安全監護人、現場重點監督等措施,確保“薄弱人”安全上崗。發揮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持續開展“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安全警示教育活動,組織“薄弱人”聆聽典型工傷人物現身說法,警醒其將安全意識轉變為自覺行為并融匯到日常安全工作中去,自覺抵制“三違”,提高安全思想認識。
系好行為“安全帶”
該廠強化“薄弱人”安全技能和應知應會知識培訓,從安全管理入手,確保每名員工都能熟悉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應急處理措施,提升安全素養。同時,還將強化現場管理作為加強“薄弱人”管理的重點區域,加大安全員、班隊長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對其操作過程中的安全陋習進行糾正,并嚴格落實整改,及時消除事故發生。
筑牢安全“防火墻”該廠充分發揮管理人員安全齊抓共管優勢,落實好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心理疏導”工作、安全談心談話,重點關注工作家庭兩頭忙的“疲勞人”、工作時間不長,缺乏安全意識的“新工人”、性格粗暴安全意識淡薄的“魯莽人”、不安心本職工作的“跳槽人”等11種類型的人物,強化對他們的幫教,促進安全行為的養成,實現安全“薄弱人”行為規范化、操作程序化,安全標準化,筑牢廠區安全屏障。(高偉)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