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2023年12月22日T14版)
厚積薄發 數智賦能——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的創新蝶變
黑乎乎、亮晶晶的煤炭,被譽為“工業的糧食”和“化工原料之母”。
煤炭,天然的屬性是作為燃料,這是最原始的利用手段。要成為“工業的糧食”和“化工原料之母”,離不開選煤這個最重要的生產加工過程。選煤就是從原煤中分選出符合用戶質量要求的精煤過程,清除或減少原煤中所含的灰分、矸石、硫分、磷分等有害雜質,達到煤炭的分質分級梯級利用,使原煤變成潔凈煤,減少環境污染,升級為更加高效的動力煤和更加高端的工業原料。
提起煤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污染大、環境差,帶著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記者走進了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黃陵二礦選煤廠,但使人眼前一亮的是綠樹成蔭,廠區內干凈整潔的作業平臺,標識清晰的管線,一派繁忙的生產運行景象。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是在陜煤集團板塊化、集約化運營的模式下,于2015年7月成立的,隸屬于陜西煤業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運營管理選煤廠12座,年生產能力達6600萬噸,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西北地區最大的專業化、市場化的選煤運營公司。
離2023年結束僅剩不到十天,但對于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來說,已經交出圓滿答卷,目前已完成原煤洗選加工7126萬噸,提前超額完成任務。“我們在陜煤新型能源公司‘一體兩翼雙驅’的產業布局下,確立了‘打造國內一流煤炭清潔加工智慧服務商’的戰略目標”。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白來平如是說。
技術革新 洗選質效走在前列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記者了解到,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圍繞技術革新,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形成了一批豐碩的技術革新成果。
2018年,《選煤廠泥化-濕黏煤分選工藝系統優化改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科研項目經行業協會評審,該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0年,參與主編《智能化選煤廠建設通用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為智能化選煤廠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高泥化煤泥水絮凝沉降特性研究及高效助濾脫水技術開發》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2022年,參與主編《煤炭工業選煤廠運營管理規范》《選煤廠機電設備維修標準大綱》等行業標準,在行業內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2023年,《西部煤炭顯微組分的干法分質純化技術研究》獲得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項目以顯微組分的解離特征及調控機理為基礎,構建以分質純化和尺度耦合為特征的顯微組分分選機制,實現了陜西富油煤顯微組分干法分選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一項空白。
據記者了解,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抓手,以激發全員創造活力為根本,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建立全員技術革新發展機制,構建全員創客平臺,積極完善創客空間孵化模式,營造“人人都是創客,事事皆可創新”的創新體系,破解各種發展難題。
“科技創新不一定非要研發出產品,作業方法的改進、實用技術的創新、工器具的優化都是技術革新,這也是現場人員培養和培訓最實用、最容易出彩的工作。”該公司負責生產技術的副總經理姚雷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該公司大力推進五小創新工作,2022年取得了各類專利10項, 五小創新成果239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00余萬元。
歷史總在變革和探索中不斷前進。穿越時光隧道,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一直堅持以技術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書寫著煤炭洗選創新變革的生動實景。
數智賦能選煤事業取得新飛躍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當下最前沿的科技,走進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的各大選煤廠,以生產過程智能控制、3D可視化、選煤智能管理與決策平臺、智能干選系統、智能供電配電系統等實現選煤廠智能化蛻變轉型的奮起之路正在開啟。
“最近,我們選煤廠配電室迎來了一位新員工——智能巡檢機器人。它在既定軌道上來回地移動,24小時不間斷地完成整個配電室內電氣設備的圖像巡視、信息記錄、異常自動報警等工作,實現了‘機器人+視頻監控+在線檢測’的遠程巡視。”說起智能化選煤廠建設帶來的新變化時,該公司檸條塔選煤廠職工杜建保不禁有感而發。
記者走進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小莊選煤廠指揮調度中心,中控大屏上實時顯示各生產環節視頻監控,還可實現一鍵啟停、集中管控。據了解,該公司目前運營的選煤廠實現智能化生產的有檸條塔、張家峁、黃陵二礦等6座,實現了自適應原煤煤質智能預測、重介系統智能控制、機器人自動巡檢、配煤智能決策、智能濃縮加藥、智能視頻分析、智能安全管控、設備故障智能診斷等功能。比如智能管控系統,對洗選和設備的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實現全場自動化數據透明傳輸,生成歷史曲線記錄和生產報表;智能視頻分析,門禁和關鍵區域實行人臉識別,對振動篩、皮帶、刮板機、配電室等進行全方位監控,在震動篩、重介淺槽、皮帶運輸機等危險區域設置電子圍欄,一旦有人進入危險區域自動報警。
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墩穩說:“智慧選煤是選煤行業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黑燈工廠’是我們的終級目標,我們要通過智能化選煤廠建設,減人提質增效,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黨建引領選煤模式彰顯新成效
“實踐充分證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吳升林曾多次在會議中強調。在這方面,記者切身感受到該公司黨建工作在融入企業經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走進文家坡選煤廠勞模大師工作室,記者看到2名戴著黨員徽章的老黨員正帶著4名年輕人在研究交叉篩技改項目,這種以黨員帶群眾的結對幫扶方式,正是該公司黨總支開展的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活動,他們通過問題為導向,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核心技術突破和急難險重問題上敢于“揭榜”,在攻堅克難和創先爭優的征程上勇于“掛帥”,扎實踐行了讓黨建工作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
“8個人、1個選煤廠、歷時9個月、160余次嘗試、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得專利3項、每班減少2名崗位工、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65萬元。”這是該公司陜北黨支部一個黨員科技攻關小組攻克的“高泥化煤泥水絮凝沉降特性研究及高效助濾脫水技術開發”項目。
煤礦工人渴望體面的工作,渴望窗明幾凈的工作壞境。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在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小莊選煤廠,車間地面設置行走專用通道,窗臺鋪設塑料草坪,設備平臺上擺放綠植,還在三樓閑置空間建設假山水池,現場環境干凈整潔,要不是設備的運轉聲音提醒,很難與臟亂差的選煤廠聯系起來。在生產現場,每臺設備都有它唯一的編碼,小到每一個皮帶支腿都有編碼,消防器材存放使用黃色定置線進行區域化管理,并噴涂黃黑相間警示線,車間內管道、溜槽、設備以各種顏色刷漆并標識物料走向,每層樓設置崗位操作規程、設備點檢、區域巡檢和設備參數等看板,庫房物資整齊擺放并設置標識和看板,一目了然。就連腳下樓梯處都要設置安全擋板,防止螺釘掉落后傷人。這項工作他們稱之為“編碼、定置、標識、看板”四項技術應用。
“我們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質量標準化工作為切入點,通過黨員示范區、黨員責任崗,分區切片提升選煤廠質量標準化水平。”小莊選煤廠黨員劉偉向記者講述道。
2016年,該公司運營的張家峁選煤廠、龍華選煤廠順利通過了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組織的“質量標準化選煤廠”評審驗收,標志著陜煤集團實現了質量標準化選煤廠零的突破,選煤廠整體建設、運營與管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目前,該公司已創建了10處“行業級質量標準化選煤廠”、5處“全國優質高效選煤廠”、4處“全國十佳選煤廠。”在選煤廠標準化提檔升級進程中,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無疑是一名具有競爭力的老將。
青年是最有朝氣、最具活力的群體,是各行各業最積極、最活躍的中堅力量。陜西新能選煤技術有限公司為充分帶動青年的培養與成長,在2022年6月建立姚雷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以勞模工匠人才為骨干,搭建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能幫帶的工作平臺。目前,通過深耕培育,已經涌現出了一大批煤炭洗選行業技能型人才,其中全國煤炭青年科技獎1人、 煤炭行業 (工程技術人員) 大師1人、陜西省煤炭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陜煤集團科技標兵1人、陜煤工匠和陜煤勞模3人。
正如陜西煤業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徐國強所說,作為陜煤集團為推廣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而成立的新型能源企業、陜西省屬國有企業中第一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暨員工持股改革試點企業,在智能選煤廠建設的道路上,陜西煤業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持續以“減人、增安、提效”為根本目的,突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工作重點,加大煤炭洗選業務投入和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選煤廠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努力探索出一條引領行業的選煤智能化建設新模式,書寫出更加精彩的陜煤“新能故事”,為集團實現“18765”規劃目標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吳升林 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