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夢想著有一天會成為一個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祥云的“蓋世英雄”。也曾夢想著過這樣一種生活:白衣飄飄,捧一卷書,背一把吉他,一路高歌,行吟天下。如飄逸灑脫,傲視權貴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像憂國憂民,謳歌百姓的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仿寄情山水,書畫地輿的徐弘祖“生平只負云小夢,一步能登天下山?!薄?/p>
但是呢,這個夢想好像一直在變化。
我想,肯定會有人和我一樣,在懵懂輕狂的年紀做過這樣那樣的黃粱一夢,或許這是很丟人的,懵懂的以為自己會在意這個夢想一輩子,沒想到,若干年后回想那些所謂的理想、夢想,才覺得這就是一場笑話。過去種種,再了不得,充其量只是將來作為飯后茶余的笑料談資。
后來上了高中、大學,離開了我生活了十幾年的故鄉,去了陌生的城市,綽綽約約的夢曦中仍然做著那個不曾說破的“蓋世英雄”夢。然而,我已不是曾經那個泥巴裹滿褲腳,鼻涕提溜在鼻翼下的傻小子了,我心中又開始了一個又一個高不可攀的夢。
大學畢業后,因為自己的學校不是名牌大學,再加上自己上學時候的“不學無術”,除了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和發表的那些豆腐塊,我發現自己竟然也要面臨著投身找工作的大軍中。畢竟,沒有哪個單位需要一個英語和文章寫的好的自控工程師。也許那句“不想當廚子的士兵不是一個好裁縫”的戲謔終于要在我的身上應驗了。
最終,我也離自己的最初的夢想越來越遠,因緣際會下,我進入了選煤公司,這也啟動了我人生的芝麻開門。
從剛開始的生產崗位工到電工,我都能沉下心來用心跟著老師傅和領導認真學習,掌握自己崗位的基本知識。從打掃衛生,清理設備,到剝線,接線;從壓煤泥到更換接近開關……我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洗煤廠的生產崗位工、電工的崗位上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的做好崗位本職工作。
一次偶然機會,我有幸參加了新型能源組織的第一屆崗位描述比賽。那是一種榮譽,意味著我幸運的從選煤公司幾百人中脫穎而出,代表著公司參加比賽;那也是一種壓力,代表著我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去為拼搏。
機遇與挑戰并存,榮譽與恥辱與共。于是有了我的放手一搏,在接近三個月的精心準備下,最終我榮幸的獲得了第三名。名次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在比賽中從其他選手身上學到了那種大氣磅礴,舉重若輕的自信灑脫,以及為榮譽而拼搏的精神。
俗話說“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或多或少的感覺自己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甚至偏離了初心。那些看似很美好的自己其實從未實現過。
可是,我們為什么要去成為那樣的人?成為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的犧牲品或殉道者?如果堅持己見是正確的,那可以稱作執著,如果堅持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將會背離自己的初衷,與自己的信仰背道而馳。
當我們跳出這個成為自己夢想的樣子的怪圈后,不去想那些浮夸沒有意義的形容詞,而是把目光放在自己想做且自己認為正確、有意義的事情上,我覺得自己好像活的更真實、更腳踏實地。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還是要求自己變得更美好,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這不是個選擇題,而是排序題呢?(選煤公司檸條塔選煤廠 蘭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