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聯慧公司以“經濟賬”驅動“綠色賬”,以創新力激活生產力,成功打造曹家灘零碳輔助運輸標桿項目,開創煤礦井下運輸零碳化先河,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精準降本,算清每一分錢的“減法賬”
傳統柴油車輛的高能耗、高維護成本是煤礦輔助運輸的痛點。聯慧公司將69輛無軌膠輪人車、料車及指揮車全面替換為防爆鋰離子蓄電池,實現曹家灘輔助運輸核心環節零碳化升級。據統計,升級后該項目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43萬升,降低能源成本超300萬元;車輛故障率同比下降60%,維修頻次與備件損耗大幅減少,每年節省維護成本350余萬元。同時,新能源設備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應用,進一步優化了人力配置,實現運營效率與成本管控的雙重突破。
創新增收,拓展全周期服務的“加法賬”
聯慧公司以項目為支點,創新推出“零碳輔助運輸全周期服務”模式,涵蓋設備供應、運維管理、技術升級等環節,精準對接市場需求,迅速打開業務增量空間,帶動公司扭虧為盈。此外,項目衍生的技術成果,已形成技術輸出能力,開辟全新盈利增長點,為后續市場拓展及服務增值奠定基礎。
長效回報,錨定可持續發展的“乘數賬”
零碳運輸的經濟價值不僅體現在短期收益,更在于長期競爭力的重塑。項目每年減少碳排放超1000噸,規避未來潛在碳稅成本,助力企業獲得綠色金融支持及政策補貼。據測算,在新能源設備全生命周期內,綜合降本增效收益預計突破5000萬元,經濟回報率顯著領先傳統模式。
技術賦能,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賬”
聯慧公司依托新能源車輛高效率能量管理技術及自主研發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核心優勢,構建起零碳運輸的技術壁壘。4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轉化及1項“五小創新”成果應用,使車輛綜合能效提升30%,設備使用壽命延長20%,進一步壓縮全周期成本。技術領先性不僅鞏固了市場地位,更推動業務標準升級,為公司搶占未來零碳運輸市場機遇提供持續動能。
下一步,聯慧公司將以該項目為藍本,深化零碳技術研發與商業模式創新,為行業提供兼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為新型能源公司“創新+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撒亞萍)